
摘要
2021年,為鼓勵和引導學生服務國家戰略,勇擔歷史使命,將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獻給祖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重慶大學職就中心開展第四屆“使命行”專項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師生團隊赴重要行業、重要單位、基層一線,走進大國重器,見證輝煌成就,厚植愛國情懷,感受中國力量。
走進中國船舶第七〇五研究所昆明分部
7月20日至22日,來自我校航空、機械、自動化、計算機、軟件、通信、光電、電氣等8個學院的16名本科生、研究生赴中國船舶第七〇五研究所昆明分部、中國船舶集團公司七五〇試驗場、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開展重慶大學職就中心第四屆“使命行”國防軍工單位專項社會實踐活動。本次“使命行”社會實踐活動由光電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劉俊帶隊,職就中心老師與相關學院輔導員參加。
![1628226862721297.png %]J`R3S1)Q8G3T%969852{U.png](/attachment/cqu/ueditor/images/20210806/1628226862721297.png)
7月21日上午,實踐團首先來到中國船舶第七〇五研究所昆明分部,在綜管部李鐵軍主任的陪同下參觀了七〇五所展廳,聽取了七〇五所的發展歷程、科研方向、以及研究成果的介紹,并與學校校友進行了座談交流,了解校友職業發展路徑和成長規劃,并就人才需求、職業發展、薪酬待遇等方面展開深入討論。
![1628226877738622.png Y024]56)O01WWU7X}E$AYU2.png](/attachment/cqu/ueditor/images/20210806/1628226877738622.png)
隨后實踐團參觀了七〇五所昆明分部實驗室和生活區域,昆明分部段浩副主任詳細介紹了各種實驗設備和關鍵技術,各種高端測試儀器和先進技術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了研究所的工作氛圍與文化,體驗了科研人員的工作生活狀態。
走進中國船舶七五〇試驗場
7月21日下午,實踐團前往中國船舶七五〇試驗場,在人事部副主任姜立志的陪同下參觀了七五〇試驗場的總部大樓。隨后來到試驗基地,技術負責人就他們的試驗設備向同學們進行了詳細介紹,同學們大開眼界,對軍工裝備的測試條件和環境有了新的認識。之后進行了校友座談交流會,了解重大校友在七五〇試驗場的工作感受和職業規劃,同學們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與所學專業提出了相關的思考與問題,并得到了詳盡的解答。

走進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
7月22日上午,實踐團來到了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在公司總工程師張家毅及人力資源部主任陳義的陪同下,同學們參觀了公司的自動化智能物流、機場智能物流、智能停車場等三大主要研發實驗區,了解到了昆船的發展歷史、主營產品、下屬公司等具體情況,公司所研發產品的智能化、自動化程度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座談會期間,同學們觀看了公司的宣傳片,對昆船有了更加全面具體的了解,張總工就公司的主要理念、產品研發等給同學們進行了細致的講解,鼓勵同學們勤于專研、施展才華。陳義主任就歷年來的招聘情況、人才要求、薪資待遇等情況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最后,重大的校友結合自己在公司的工作情況跟同學們進行交流,為學弟學妹們答疑解惑。
![1628226916736289.png ]2X0`UX9WAT$D9(IF5Z}V}R.png](/attachment/cqu/ueditor/images/20210806/1628226916736289.png)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同學們近距離學習了中國船舶的裝備和試驗方法,感受到了中國船舶的科研工作者默默奉獻的精神。
來自電氣工程學院的博士研究生王現民表示,此次活動收獲頗豐,感受到了國家的力量,感受到了社會的發展,也感受到科研人員的奉獻。在平時的研究工作中,不僅要在基礎研究上深耕科學問題,探究機制,而且要著眼于未來的落地制造與發展。要奉獻自我,獻身國防制造事業,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
來自自動化學院的胡錦圣同學表示,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勤勤懇懇地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幾十年磨一劍。作為重慶大學的學生,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身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更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規劃好自己的人生,把個人的發展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
來自航空航天學院的劉丁楊同學表示,對老一輩人科研工作者為國防軍工事業默默奉獻的精神感到感動和敬佩。新一代的青年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并將堅持不懈、自立自強、自主創新的精神傳承下去。